肩部三角肌,是很多人會忽略的一個小肌群。
三角肌不像胸肌、背闊肌那樣「一眼可見」,它包裹在肩部,屬於 「支撐型肌群」,很多人只關注大塊肌肉,忽略了它。
然而,健身過來人告訴你:三角肌的鍛鍊是不可忽略的,它決定了肩部寬度與立體感,是打造「倒三角」身材的關鍵!
練肩的作用是非常多的,比如:
練肩可以穩定肩關節,讓你在做推舉、臥推類動作時,保護肩膀不受傷,還能讓手臂活動更靈活,穿衣更有型,肩膀挺拔不圓肩。
值得注意的是:
三角肌,這個部位不像其他部位一樣可以上大重量(容易受傷,更依賴精準動作控制和中高次數刺激),選擇中輕重量訓練,針對前中後束的強化,堅持訓練,你就能擁有寬厚、立體、線條漂亮的肩膀,穿衣有型,體態挺拔,告別「窄肩、溜肩、圓肩」!
三角肌應該如何訓練?4個要點總結:
1. 以中輕重量、高次數為主
練肩應該選擇中輕重量,每組進行 12~15次,甚至20次的重量進行鍛鍊為宜,重量太大容易借力、受傷。每次肩部訓練 控制在5~9個動作以內,總組數12~20組即可。
2. 多角度刺激,前中後束都要練
練肩的動作不要太單一,而要多角度鍛鍊、復合與孤立動作結合,才能全方位鍛鍊三角肌前中後束,比如加入側平舉、俯身側平舉/面拉,才能更加高效的鍛鍊三角肌。
3. 勞逸結合,不要過度訓練
三角肌屬於小肌群,恢復較快,但頻繁訓練也容易導致肌肉過度疲勞或受傷,特別是肩關節較為脆弱。
建議,初級/中級訓練者,建議每周訓練 1~2 次肩部,可安排在胸/背訓練之後,或獨立安排肩部日。高級訓練:可採用 分化訓練,例如將前束與胸部安排一起,中後束單獨安排一天,每周 2次針對性訓練。
4. 動作質量>動作重量
掌握動作的正確軌跡,不要為了挑戰重量而利用慣性完成動作。健身的第一法則是質量大於重量。
練肩的時候,在每個動作頂端稍作停頓並用力收緊三角肌,感受肌群受力,在動作下落階段要慢而有控制(通常2-3秒),感受肌肉的張力,以提升增肌效果。
下面分享一組肩部三角肌訓練動圖,跟著練起來吧!
動作1、啞鈴推舉(針對三角肌前束)
動作2、啞鈴交替前平舉(針對三角肌前束)
動作3、啞鈴側平舉(針對三角肌中束)
動作4、槓鈴提拉(針對三角肌前束、中束)
動作5、啞鈴反向飛鳥(針對三角肌後束)
每個動作進行4組,每組12-15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