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為什麼說人到中年,一定要多跑步?

為什麼說人到中年,一定要多跑步?跑步,是拯救中年人的一副良藥。

1、跑步讓你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

人到中年,往往容易感到迷茫。曾經的沖勁和熱情似乎在歲月的消磨下逐漸褪去,晉升的瓶頸、行業的變革,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不確定。

中年時期,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如去跑步。跑步的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暫時從紛繁復雜的思緒中抽離出來,大腦會逐漸冷靜下來,那些原本混亂的想法也會變得清晰起來。跑步讓你的變得平靜起來,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找到方向重新啟程。

2、跑步改善中年發福。

中年發福是很多人的困擾,30歲後肌肉量每年流失1%-2%,直接導致代謝率下降,脂肪也容易堆積起來。而運動鍛鍊是提升活動代謝,預防跟改善肥胖的有效方式。

而跑步作為高效有氧運動,每小時可消耗500-600大卡,可以提升活動代謝,進行間歇跑訓練還能針對性減掉內髒脂肪,瘦下來後收獲更年輕的體態。

3、跑步強化體能素質,提升骨密度

過了35歲後骨密度會下降,更容易出現骨折、受傷風險。而跑步時的地面反作用力是行走的3-5倍,能有效刺激成骨細胞活性。研究發現,每周跑3次的中年人骨密度比久坐者高15%,還能抵禦久坐帶來的亞健康疾病。

此外,適度跑步促進關節滑液分泌,比久坐更能預防關節炎,讓你雙腿保持矯健靈活狀態,抵抗衰老速度。

4、跑步提升健康指數,降低亞健康疾病、心血管疾病

在跑步的過程中,心髒跳動會加快,血液循環也會隨之加速,血管中的垃圾和毒素可以及時清除出去,降低了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有效提升免疫力。

堅持跑步,可以增強肺部功能,有效提升肺活量,讓呼吸更加順暢,身體機能也會更加年輕,有助於延年益壽。

5、跑步釋放壓力,減少心理疾病

人到中年往往面臨著各方面的壓力,情緒會比較負面,容易感到焦慮、暴躁、抑鬱等問題,不利於身心健康。

而跑步時大腦分泌內啡肽(相當於2-3mg嗎啡的鎮痛效果),同時降低皮質醇水平(壓力激素),讓你的負面情緒得到及時釋放,有助於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提升心理健康指數。

6、跑步可以改善睡眠

對於容易失眠的人來說,跑步是改善睡眠的有效方式。跑步鍛鍊的過程中可以放鬆大腦,刺激內啡肽釋放(產生愉悅感),同時提升血清素水平(抗抑鬱神經遞質),可以改善情緒障礙導致的失眠問題。

跑步消耗的能量會促使身體產生輕微的「代謝疲勞」,有助於晚上褪黑素的分泌,晚上更容易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