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肌肉需要技巧,而不是一味的堆砌重量。想要讓肌肉高效生長,禁止3件事,堅持3個行為,讓肌肉「肉眼可見」增長。
禁止3件事,避免肌肉損耗
1. 禁止熱量赤字
練肌肉期間,你吃夠了嗎?如果你的熱量攝入小於熱量輸出,那麼肌肉就無法生長得粗壯起來,反而會呈現流失趨勢,你會越練越瘦。
增肌期間,需要保證每天的熱量攝入大於熱量輸出,才能給肌肉生長提供足夠的能量支持,肌肉才能變得更加粗壯、飽滿。
每天的熱量攝入要比平時提升15%-20%左右,大概是300-500大卡,保證熱量盈餘,同時要保證低脂肪、高蛋白飲食,避免垃圾飲食導致脂肪的堆積。
2. 禁止過度有氧
增肌期間,適量的有氧運動是必需的,可以強化體能耐力,抑制脂肪堆積,還能讓你擼鐵訓練的時候表現力更出色,有助於肌肉線條的凸顯。
然而,長時間中高強度有氧(如每次>45分鍾慢跑、HIIT)會大量消耗糖原和蛋白質(肌肉的組成部分),且升高皮質醇(分解代謝激素),抑制睪酮(合成代謝激素)分泌,直接阻礙肌肉生長。
建議,每次有氧運動時間(慢跑、健身操等)控制在30分鍾左右,高強度間歇訓練的時間不超過20分鍾,一周不超過3次有氧,這樣才能燃脂的同時,避免肌肉的損耗。
3. 禁止訓練量不足
肌肉的生長需要足夠的訓練量,還需要「漸進性超負荷」(逐漸增加訓練重量/組數/強度),如果你每次只進行1-2組訓練,重量也比較輕,這樣無法產生泵感,肌肉纖維無法撕裂後進行重組,是無法提升肌肉維度的。
建議,每個目標肌群訓練的時候需要安排15-20組訓練,比如練胸的時候安排4個動作,每個動作就4組,這樣累計就是16組訓練,選擇10-12次力竭的重量進行鍛鍊,才能給肌肉足夠的泵感。
此外,同一肌群訓練不要每天鍛鍊,訓練後要間隔 48-72小時 (如周一練胸,周四再練),勞逸結合才能提升肌肉生長效率。
二、做到3個堅持,讓肌肉咔咔生長
1. 堅持高蛋白飲食
練肌肉期間,一定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這是合成肌肉的原材料(胺基酸)。增肌訓練日,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入需達到 1.6-2.2g/kg體重。
蛋白需要分為多餐攝入,比如三餐跟健身前後攝入,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無法吸收,你可以選擇高蛋白來源,比如:雞胸肉、魚、牛肉、蛋、奶、豆類;
健身訓練後補充20-30g蛋白質,再搭配適量快碳 (如乳清蛋白粉 全麥麵包),可以加速肌肉修復。
2. 堅持復合動作優先
增肌訓練的時候,應該以復合動作為主,相比於孤立動作,復合動作需要多個關節參與,可以動員更多肌纖維,提升肌肉維度。
常見的復合動作有:深蹲、硬拉、臥推、引體向上、雙槓臂屈伸、山羊挺身、伏地挺身、槓鈴劃船等。
3、動作標准、漸進式復合
進行擼鐵訓練的時候,一定要避免盲目訓練,而要學習動作的標准軌跡,才能降低受傷風險。正確的動作標准可以提升肌肉泵感,刺激肌肉生長。
進行漸進超負荷 ,每周增加重量(如本周臥推60kg×8次,下周嘗試65kg×6-8次)、組數或次數,避免健身陷入瓶頸期。
總結:練肌肉,做到3個禁止,3個堅持,讓肌肉增長進入「快車道」。堅持3個月時間,你會明顯感受到圍度提升、力量增強,穿衣更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