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的盡頭是提代謝,代謝提升了,身材自然會瘦下來。這些自律行為堅持6周,代謝上來了,人自然就瘦下來了:
行為1、戒掉「代謝殺手」——添加糖
添加糖會刺激炎症因子(如TNF-α、IL-6)分泌,引發全身慢性低度炎症,會阻礙脂肪代謝,導致食慾亢進、脂肪堆積。
想要提升代謝,我們需要戒掉各種添加糖(含糖飲料、甜點),警惕各種「隱形糖」(如酸奶、麵包、醬料中的果葡糖漿、白砂糖)。用 黑咖啡/綠茶 替代各種奶茶、可樂,可以提升身體新陳代謝水平。
三餐少吃戒掉精製碳水(白米飯、白麵包),用 糙米、燕麥、紅薯 替代(低GI食物穩定血糖,減少胰島素波動)。
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對甜食渴望顯著降低,口味變清淡,也意味著身體逐漸回歸健康飲食,胰島素敏感度會提升,可以更好的抑制脂肪堆積。
行為2、加入力量訓練
肌肉量越多的人,基礎代謝值會越旺盛,身材也不容易發胖。而想要提升肌肉量,就要多做力量訓練。
建議,每周安排3次力量訓練,選擇深蹲、伏地挺身、臥推、推舉、反向劃船之類的復合動作進行鍛鍊,每個動作進行4組,每組12-15次,可以充分鍛鍊身體各大肌群,可以提升基礎代謝值。
此外,在飲食方面,我們每餐都要補充優質蛋白,比如雞胸肉、魚蝦、雞蛋、牛奶、豆腐等,可以促進肌肉合成。
行為3、每天步行數不少於8K步
步行是一種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統,促進血液循環,減緩身體機能退化速度,有效保持活動代謝值。
一個人每天的步行數達到6K步,可以抵禦久坐帶來的健康傷害,還能有效提升代謝水平,減緩肌肉流失問題。
減肥的人,每天多走5K步,一天就能多消耗150大卡的熱量,這也意味著更多的脂肪會被分解為能量,進一步提高代謝效率。
行為4、晚餐早一點吃
晚上身體的代謝速度會自然減慢,晚餐吃得太晚,會影響腸胃的休息,還會影響睡眠質量,打亂身體的正常代謝節奏。
相反,如果將晚餐時間提前,就能給身體足夠的消化時間,避免脂肪的堆積。建議,晚餐在7點前完成,可以選擇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適量粗糧,避免油炸、高糖分、高油鹽的加工食物。
保持睡前4個小時不吃東西,長時間的禁食狀態可以重啟身體的代謝機制,有效提升胰島素敏感度,還能讓身體在睡覺的時候燃燒更多儲備脂肪。
行為5、每天吃夠一斤蔬菜
多吃蔬菜可以減少對其他食物的攝入,100g蔬菜平均僅約15-30kcal(如菠菜23kcal、西蘭花34kcal),遠低於米飯(116kcal)、面條(286kcal)。每日吃一斤(500g)蔬菜≈100-150kcal,輕松減少正餐主食攝入量。
蔬菜優選這幾類食物:深色蔬菜,比如菠菜、羽衣甘藍、、西蘭花、胡蘿卜(富含硫化物、維生素A),瓜茄類選擇西紅柿、黃瓜、冬瓜,菌菇類選擇香菇、金針菇、木耳。
行為6、每天2L水,飯前喝500ml
身體缺乏水分會導致代謝循環受阻,不利於脂肪的分解。而多喝水是無成本提升代謝的有效方式,每天喝8-10杯溫開水(大概2L左右,多個時間段補充),可以讓你的代謝水平提升10%以上。
飯前喝水可以降低飢餓感,讓你正餐的攝入量減少10%-15%以上,有效控制熱量攝入,減肥速度也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