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肌肉練不大?90%的人犯了這4大誤區:
誤區1、訓練強度長期不變
肌肉的生長遵循"超負荷原則",若你長期使用相同重量和組數,肌肉組織會適應並停止進步。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只有當訓練強度(重量、組數、次數等)超過當前適應水平時,才會被迫生長。
而研究顯示,8-12次/組的中等重量(65%-85%1RM),可以有效提升肌肉維度。比如,剛開始的時候,你用30公斤的槓鈴進行臥推,一開始你的胸肌會因為這種刺激而感到疲勞和酸痛,也意味著肌肉在生長。
而一段時間後,你的身體適應了這個強度,肌肉就不會再受到足夠的刺激來繼續生長。這個時候,我們要提升訓練強度(增加5%-10%的重量,或增加1-2組訓練量),才能進一步提升肌肉維度,避免肌肉生長陷入瓶頸期。
誤區2、忽略練腿
有的人在鏡子前專注地鍛鍊上半身,對腿部訓練卻不屑一顧。然而,健身不練腿,你相當於是白練了。忽略腿部訓練,你容易出現頭重腳輕,下肢如同弱雞的怪異形象,力量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也無法突破,比如進行臥推、硬拉的時候,容易僵持在力量水平!
腿部肌群(股四頭肌、臀大肌等)是全身最大的肌群,練腿可以提升睪酮和生長激素分泌,促進全身肌肉合成。
不僅如此,練腿需要調動全身的力量,身體會處於一種更高的代謝狀態,有助於燃燒更多的脂肪,也能為上半身的訓練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想要練出發達的肌肉,建議,每周至少1次腿部訓練,優先安排深蹲、弓步蹲、臀橋等復合動作,避免"上半身偏科"的現象,有助於進一步提升綜合力量水平,並且均衡身材發展。
誤區3、過量的有氧運動
增肌期間,你進行有氧運動了嗎,適量的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健身操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強耐力,燃燒多餘脂肪,讓你擼鐵訓練的時候表現力更出色。
然而,過量有氧運動在燃脂的同時,也會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質,造成肌肉流失,還會抑制身體分泌合成代謝激素,如睪酮和生長激素,不利於肌肉的生長和修復。
因此,我們要控制每次有氧運動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一周不要超過3次,才能更好的提升肌肉維度。
誤區4、肌肉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時間
在增肌的過程中,休息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你每天鍛鍊同一肌群,比如今天鍛鍊胸肌,明天、後天依然鍛鍊胸肌,這樣會導致你的肌肉纖維一直處於撕裂狀態,無法修復得粗壯起來,出現肌肉疲勞和損傷的積累。
如何保證肌肉得到充足的休息呢?一定要合理安排訓練計劃,避免連續幾天對同一肌肉群進行高強度訓練。大肌群每次訓練後要休息72小時,小肌群訓練後也要休息48個小時才能進行下一輪高強度刺激。例如,如果你周一練了胸肌,那麼周二可以選擇練背部或者腿部,給胸肌留出足夠的恢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