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會發胖,實際很減肥的5個行為,可以有效提升燃脂速度,讓體重嘎嘎下降!
行為1、適當吃點肉
很多人為了減肥而選擇拒絕肉類食物的食物。其實,適當吃肉反而有助於減肥。肉中含有蛋白質,如雞胸肉、魚蝦、牛肉等可以給身體補充優質蛋白,促進肌肉合成。
蛋白質屬於大分子食物,飽腹時間會更久,身體分解蛋白質會花費更多的熱量,食物熱效應高達30%,遠高於碳水(5%-10%)和脂肪(0%-3%)。
減肥期間,適當的吃肉可以更好的穩定食慾,減少暴食風險,還能保護肌肉量,避免減肥時基礎代謝下降(肌肉是「耗能大戶」)。
建議:每餐補充一掌心高蛋白食物,以清蒸水煮的方式為主,避免避免油炸等高熱量做法,有助於減肥。
行為2、健身後吃東西
健身後吃東西會導致健身努力白費嗎?運動後30分鍾內適當的補充能量,可以促進肌肉合成,避免脂肪的堆積。
但是,健身後如果攝入高糖分、高脂肪的加工食物,比如瑞士卷、炸雞的行為,會導致熱量過剩,讓你的汗水白流。
健身後的加餐應該選擇「蛋白質 快碳」的組合,比如一顆水煮蛋 一片全麥麵包,熱量不超過200大卡,能快速修復受損肌肉纖維,促進肌肉生長,有效提升基礎代謝,提升燃脂效率。
行為3、多睡懶覺
研究發現,愛睡覺的人,減肥速度會更快,睡眠不足7個小時的人,更容易偷偷發胖。睡眠不足會導致飢餓素水平上升,更容易攝入高熱量食物,尤其第二天的熱量攝入會比睡眠充足的時候多200大卡以上,還會擾亂代謝,增加內髒脂肪堆積風險。
而每天睡夠8個小時的人,食慾會得到更好的控制,身體機能高效修復,可以更高效的燃燒脂肪並且促進肌肉生長,減肥速度也會更快。
平時睡眠不足7個小時的人,如果你能早一點睡覺,並且將睡眠時間延長一個小時,2周時間就能多減掉一公斤體重。
行為4、攝入優質脂肪
吃脂肪不代表身體會長脂肪,脂肪也分優質脂肪跟劣質脂肪。日常生活中,反式脂肪(植脂末、油炸食品)和過量飽和脂肪(肥肉、黃油)的攝入,才是發胖元兇。
減肥期間,補充優質脂肪(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激素水平(如雌激素、胰島素),減少腹部脂肪囤積。
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從堅果、牛油果、橄欖油、深海魚、蝦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脂肪,還能延緩胃排空,增強飽腹感,有助於激素合成,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建議:每天攝入總熱量的20%-30%來自優質脂肪(如10g堅果/1小把牛油果/1勺橄欖油),同時要避免反式脂肪(配料表含「氫化植物油」「植脂末」的食品),比如油炸食物、蛋糕、薯片這些食物含有不健康脂肪,需要遠離。
行為5、嘴饞的時候,允許自己吃點健康的零食
減肥要少吃加工零食(熱量高、飽腹感差),但並不是讓你完全杜絕零食的攝入。適當吃一點健康零食可以解饞,讓你減肥更輕松。
下午飢腸轆轆的時候,可以先喝一杯水,起來活動一下,做做深蹲趕走飢餓感,提升活動代謝。如果還是想吃東西,可以吃一些低糖分的水果(火龍果、蘋果、奇異果),吃一個水煮蛋,熱量比較低,還可以有效提升飽腹感,避免暴飲暴食問題。
如果已經距離正餐不到一小時,建議適當的挨餓,享受一下飢餓感,可以起到不錯的燃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