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挺身這個適合居家鍛鍊的自重訓練,不僅是鍛鍊上肢肌群的黃金復合動作,還體現了你的健康指數。一分鍾內完成的伏地挺身個數,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代謝健康顯著相關。
一項針對1104名男性的10年追蹤發現:一次分鍾能做40 伏地挺身的人,相比於完成伏地挺身數量不足10個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96%。
一分鍾內完成多少個伏地挺身才算「標准」?
男性(20-29歲)
等級 | 次數(1分鍾) | 評價 |
優秀 | ≥50個 | 精英級體能(運動員水平) |
良好 | 35-49個 | 高於平均水平 |
一般 | 20-34個 | 普通健康水平 |
較差 | <20個 | 需加強上肢耐力訓練 |
女性(20-29歲)
等級 | 次數(1分鍾) | 評價 |
優秀 | ≥35個 | 頂尖體能(軍事/運動員) |
良好 | 20-34個 | 高於平均水平 |
一般 | 10-19個 | 普通健康水平 |
較差 | <10個 | 需從基礎訓練開始 |
30歲後身體開始步入衰老狀態,各方面機能會退化,因此每增加10歲,伏地挺身數量標准降低 10-15%。
不過,伏地挺身個數不達標的人,堅持進行伏地挺身訓練一段時間後,數量也會逐漸提升,這也意味著身體健康指數得到了改善。
如果你能每天堅持做 100-200個伏地挺身(分組完成),只要動作標准、循序漸進,你的身體會逐漸發生變化,3個月後這好處會找上你:
1.上肢線條變得緊實
伏地挺身可以鍛鍊胸肌(胸大肌)、三頭肌跟三角肌,有效阻止肌肉流失,可以起到有效的塑形效果。
堅持伏地挺身訓練3個月後,你會發現上肢線條變得緊實起來,但是徒手伏地挺身的訓練強度是有有限的,肌肉維度並不會得到顯著提升。
想要進一步提升肌肉維度,塑造飽滿胸肌、粗壯的手臂圍度,你需要加強訓練難度,比如窄距伏地挺身、下斜伏地挺身、伏地挺身劃船、擊掌伏地挺身等訓練,可以有效提升肌肉維度。
2. 代謝提高,燃脂效率增加
肌肉是身體的耗能組織,肌肉多的人基礎代謝值越高。堅持伏地挺身可以刺激肌肉量的增長,從而提升靜息代謝率,讓你休息的時候還能消化更多熱量。
每次200個伏地挺身可以讓你一天多消耗100大卡左右的熱量,一個月就能多消耗3000大卡熱量,相當於是0.8斤脂肪的熱量,不知不覺提升燃脂效率。
3. 肌肉耐力提升
伏地挺身可以促使慢肌纖維(耐力型)增粗,乳酸耐受度提高,你的靜息心率會下降,體能耐力會得到提升。
剛開始伏地挺身訓練的時候,你需要分很多組完成,而堅持3個月後,你可以一口氣完成50個伏地挺身,這就是肌肉耐力提升的表現。
4. 體態改善,告別圓肩駝背
伏地挺身訓練需要身體保持一條直線,可以改善腰椎變形、圓肩駝背問題,還能強化 前鋸肌 和 菱形肌,讓肩胛骨回歸正位,肩胛骨穩定性提升,站立時自然挺胸,讓你視覺上增高 1-2cm。
5.提升心血管功能
每天堅持伏地挺身訓練,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血管彈性,改善高血脂、高血壓問題,降低心髒病風險,改善久坐出現的腰酸背痛等亞健康疾病,有效提升健康指數。
伏地挺身的標准要點自查:
1、俯臥支撐狀態,手掌位於胸側,手指朝前,
2、從直臂狀態慢慢曲肘,胸部輕觸地面
3、保持肘部與身體呈 45°(不要完全打開)
4、全程核心收緊,1秒向下,避免慣性發力,1秒鍾推起。
5、下降時吸氣,推起時呼氣。
6、動作進行力竭的個數,休息30秒,再進行一組。初學者累計100個,有經驗後累計200個伏地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