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意味著體內脂肪量超標,而脂肪細胞(尤其是內髒脂肪)會分泌炎性因子(如TNF-α、IL-6),引發慢性炎症,進而破壞代謝、血管和器官功能。
身材肥胖的人,至少會誘發的7大類疾病:
1. 代謝性疾病
胰島素抵抗增加,血糖調節失衡,使得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大幅上升。過量脂肪會抑制尿酸排泄,BMI≥30的人,更容易患上高尿酸血症,痛風發病率翻3倍。
2. 心血管疾病
過多的脂肪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血脂異常,進而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嚴重疾病。
3. 癌症
體內過多的脂肪會影響激素水平和免疫系統,為癌細胞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環境。體脂率每升高5%,癌症風險增加10%,比如乳腺癌(絕經後)、結腸癌、肝癌、子宮內膜癌。
4. 呼吸系統疾病
肥胖會限制肺部的擴張,頸部脂肪壓迫氣道,導致呼吸困難,增加哮喘、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的發生機率。
5. 骨關節疾病
過大的體重給關節帶來巨大壓力,BMI≥30的人,膝關節軟骨磨損速度快4倍,容易引發炎症和損傷。
6. 生殖系統疾病
女性容易患上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男士容易患上不育症,腹型肥胖者精子數量減少40%。
7. 肝硬化等疾病
肥胖人群的肝髒容易堆積過多的脂肪,影響其正常功能,嚴重時可能導致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如何降低體脂率,改善肥胖問題?你需要從飲食、運動、生活細節等多方面入手,結合科學方法,提升熱量缺口,才能健康、持久地減脂。
一、飲食方面:
1、用小號餐具代替大號餐具(減少15%進食量)
2、吃飯時先喝湯/吃蔬菜,再吃主食和肉,調整吃飯順序可以更好的控制熱量攝入。
3、三餐定時,遵循211飲食法:每餐2拳蔬菜 1掌蛋白質 1拳主食。
4、堅持清淡、低油鹽的烹飪方式,烹飪方式:蒸煮>烤>炒,避免紅燒/糖醋。
5、少吃各種油炸食物、加工零食,一周不超過一次,戒加工甜食以及含糖飲料、酒精。
6、每日喝水量≥1.5L(缺水會混淆飢餓感),每天1-2杯茶水,提升代謝水平。
二、運動方面:
1、加強有氧運動,從中低強度的運動開始,這樣更容易堅持下來。一段時間後再提升訓練強度,可以提升燃脂效率。
推薦運動:快走、慢跑、打球、健身操、跳繩、游泳、爬樓梯
頻率:每周4-5次,每次30-50分鍾(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可說話,微喘狀態)
2. 加入力量訓練,可以預防肌肉流失,有效提升基礎代謝值,降低反彈幾率。
推薦動作:深蹲、伏地挺身、啞鈴劃船(居家可用礦泉水瓶替代)
頻率:每周3次,每次20-30分鍾(大肌群優先)
3. 碎片化運動,避免久坐不動,每天步行數大於6K步,飯後散步,下班後走20分鍾再搭車,可以提升活動代謝,預防久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