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作為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也是大眾比較喜歡的健身運動。堅持跑步可以收獲多個益處,被科學界公認為預防和改善多種慢性疾病的有效方式。
每天堅持慢跑半小時以上,每周3-5次,堅持3-6個月以上,這些疾病會遠離你:
1. 降低心血管疾病
跑步訓練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廢物排出,提升血管停下,有效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風險。研究發現,每周跑步50分鍾(約6公里)可使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45%。
不過,高血壓患者不建議高心率慢跑,身體情況不允許,建議進行超慢跑訓練,將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70%的安全范圍內。
2. 改善2型糖尿病
跑步時肌肉收縮增加GLUT-4轉運蛋白活性,使血糖吸收效率提升30%-50%(無需胰島素介導),有效提升胰島素敏感性。中等強度跑步30分鍾可消耗肌糖原約200-300kcal,持續運動可改善肝髒糖代謝。
一項為期12周的干預實驗顯示,規律慢跑可使空腹血糖下降15%-20%。建議,餐後1-2小時進行30分鍾慢跑,可以降低高血糖,改善糖尿病風險。
3. 骨質疏鬆
跑步時外力會刺激骨骼,有效促進成骨細胞活性,幫你提升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風險。更年期的女性骨折流失會加快,保持每周3次40分鍾慢跑,可以讓骨密度每年增長1%-3%,有效抵抗衰老速度,降低受傷、摔倒骨折風險。
4. 抑鬱症
跑步訓練的過程中,可以提升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NE)、促進內啡肽分泌,負面情緒得到及時釋放,身心會得到放鬆,還能增加海馬體體積,保持更好的記憶力跟反應速度。
研究發現,跑步可以降低IL-6、TNF-α等促炎因子(抑鬱症患者常伴有慢性低度炎症),每周跑步1小時,抑鬱症發病率降低12%。
5. 阿爾茨海默病
跑步鍛鍊可以增加腦血流量和灰質體積,運動促進腦脊液循環,加速清除毒性蛋白(阿爾茨海默病主要病理標志)。復雜地形跑步還能提升你的空間認知能力,更好的預防老年痴呆疾病。
研究發現:中年時期(40-65歲)保持跑步習慣者,老年痴呆風險降低50%,輕度認知障礙(MCI)患者進行6個月跑步訓練,記憶測試分數提高30%
6. 預防部分癌症
跑步可以降低炎症因子(如IL-6、CRP),改善免疫功能,每周累計跑步15-20公里的人,可以降低患癌風險,讓結腸癌風險降低30%-40%,乳腺癌風險降低20%-35%(絕經後女性更顯著)。
如何科學跑步?幾個運動建議:
- 頻率:3-5次/周,勞逸結合,才能跑得健康、持久。
- 速度:以慢跑為主,跑步時的心率=最大心率的60%-75%(可用220-年齡估算)
- 時間:每次30-50分鍾,大概5-10公里即可,逐步提升公里數,不要過量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