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下降5%後發現,減肥並不難,只需要改變一下習慣,就能製造熱量缺口,促使身體燃燒更多脂肪。
養成學會這5個自律習慣,可以讓體脂率咔咔下降:
習慣1、吃飯速度慢一點。
你會發現胖子的吃飯速度大都很快,而瘦子的吃飯速度是很慢的。你以為胖子吃得不多也容易發胖,而瘦子吃得多也不胖。
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大腦接收飽腹信號需要20分鍾左右,吃飯速度太快,狼吞虎咽的人,5分鍾可以吃完一碗飯,10分鍾幹掉2碗米飯,容過量進食而不自知,胃容量會被撐大,熱量也會超標。
而學會每一口飯都細嚼慢咽,讓味蕾充分感受食物美味,反而可以更好的控制食量。當你一碗飯吃20分鍾左右,就接收到飽腹信號了,這個時候會及時停下筷子,熱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
習慣2、多喝水、茶等無熱量飲品
很多時候你並不是餓了,而是渴了、饞了,導致總想吃東西。而學會多喝水可以補充身體所需水分,促進身體循環運轉,還能讓胃產生飽腹感,減少對零食、蛋糕的欲望,更好的控制熱量攝入。
建議,少喝含糖飲料,尤其是可樂、奶茶、拿鐵都是升糖飲品,容易導致脂肪的堆積。而水是沒有熱量的,每天的喝水量在200ML左右,多個時間段補充,平時不愛喝水的人,可以選擇茶水、檸檬片泡水。
習慣3、將晚餐時間提早一點
研究發現,晚餐吃得晚的人減肥效率不如晚餐吃得早的人,晚餐早一點吃,睡前3-4個小時不再吃東西,可以讓身體保持長時間的空腹狀態,睡覺的時候更快進入燃脂模式,可以消耗內髒脂肪,降低腰圍尺寸。
如果你平時習慣7點後在吃晚餐,不如提早到6點前,晚餐提早一個小時,並且吃到七分飽就停下來,堅持一個月你會發現肚子縮小了一圈。
習慣4、督促自己動起來
現代人習慣了久坐,這也是加速肌肉流失,抑制代謝循環的一大惡習。想要燃燒更多脂肪,建議每次靜坐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要有意識的起來活動。
你可以每隔一小時可以起來倒倒水,順便做做拉伸、深蹲促進血液循環,激活身體肌群。下班後安排20分鍾快走,飯後散步15分鍾可以提升步行數,並且減少久坐帶來的腰酸背痛、腰椎突出、脊椎變形等問題。
習慣5、控制主食攝入量
減肥並不是不吃主食,主食可以給身體補充碳水化合物,提供代謝動力。長期不吃主食會出現脫發、 肌肉流失、脾氣暴躁、貧血等健康問題,基礎代謝值會下降,反而容易越減越肥。
正確的方式是控制每餐的主食攝入量為一拳頭分量即可,同時減少精製主食攝入,多吃一些低GI值全穀物,比如糙米飯、燕麥、土豆、紅薯、淮山、蕎麥面等,它們富含膳食纖維,不容易被分解,可以更好的穩定血糖,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脂肪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