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健身動作。
試過深蹲訓練的人應該知道,進行大強度的深蹲後,必然伴隨著肌肉酸疼,走路也會變得軟綿綿的,尤其爬樓梯的時候雙腿會發軟。
不過,休息2-3天後腿部肌群會得到強度,下肢力量會提升,再次訓練後的酸疼感會明顯下降。
而健身老者都會奉勸你:無論健身還是不健身,都要多做深蹲訓練,這是為什麼呢?
1、深蹲可以促睪
深蹲是典型的復合動作,動員全身大肌群(股四頭肌、臀大肌、核心),訓練時身體會分泌大量睪酮(男性核心雄性激素)和生長激素,促進肌肉合成,同時提升整體活力。
而睪酮水平高的人,精力更旺盛、肌肉更發達、脂肪更難堆積,有助於保持年輕狀態,抵抗衰老速度。
2、深蹲可以提升基礎代謝。
研究表明,每增加1kg肌肉,每天多消耗約13-20大卡,而深蹲能有效促進下肢肌肉增長,肌肉量增加後,基礎代謝率(BMR)會顯著提高,意味著即使不運動,身體每天也能多消耗更多熱量。
減肥的人多做深蹲可以阻止肌肉流失,可以起到加快燃脂效率,並且瘦下來後腰臀腿線條也會更緊實(塑造翹臀、雙腿更緊實,看起來顯高)。
3、深蹲可以提升爆發力跟穩定性。
深蹲能鍛鍊下肢臀腿肌群,而這些肌肉是跑步、跳躍、沖刺的核心動力源。堅持深蹲訓練的人,下肢爆發力、平衡性、關節穩定性都會顯著提升。
對於運動員跟年輕人來說,你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中老年人可以預防膝蓋損傷,增強行走穩定性,減少跌倒風險。
4、深蹲可以提升骨密度
30歲後骨密度會逐年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現摔倒骨折問題。而深蹲屬於無氧運動,可以對骨骼產生一定的刺激,堅持深蹲可以刺激成骨細胞(造骨細胞)活躍,從而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讓你四肢靈活、雙腿更矯健。
5、深蹲可以改善腰背酸疼問題
久坐不動的辦公桌容易出現腰酸背痛、含胸駝背等問題。而深蹲需要核心收緊、脊柱中立,長期訓練能強化腹橫肌、豎脊肌,改善骨盆前傾、腰椎不穩等問題。
而強大的核心肌群,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如硬拉、推舉更穩),消除久坐帶來的亞健康問題,塑造挺拔的身姿。
如何開啟深蹲訓練?
深蹲的時候要注意:
- 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含胸駝背;
- 下蹲的時候膝蓋不要內扣,而要保腳尖方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保護關節;
- 下蹲的深度為臀部低至膝蓋的高度,稍微停頓一下,再恢復站姿,全程要感受臀部肌群的發力。
初學者可以從徒手深蹲開始,每次進行4-6組,每組15次左右,保持2-3天鍛鍊一次,勞逸結合,可以促進肌肉的修復跟生長。
堅持一段時間後,你可以進階為啞鈴深蹲、深蹲跳躍、弓步蹲、保加利亞蹲等動作,可以進一步刺激肌肉生長,避免健身陷入瓶頸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