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10個伏地挺身,不如一個標准引體向上!為什麼引體向上優點更多?

引體向上,是 「真男人」力量訓練的標志性動作之一。一個標准引體向上,比10個伏地挺身更具挑戰性,也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綜合上肢與核心力量。

為什麼說引體向上在很多方面都優於伏地挺身?我們從幾個方面分析:


1.引體向上更難,門檻更高

伏地挺身是在水平面上進行的動作,身體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地面支撐的,你只需要克服一部分體重就能完成,大部分人通過訓練或自重就能相對輕松做到10個以上。

而引體向上這個動作,需要你用自己的上肢力量把整個身體從低處拉到高處,對肌肉力量的要求更高。有研究表明,完成一個標准引體向上所需要調動的肌肉群數量和強度,是普通伏地挺身的數倍。

很多男性(甚至健身人群)可以完成多個伏地挺身訓練,但是卻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都做不了。而能做多個引體向上的人,上肢拉力、背部力量、握力都遠超只能做伏地挺身的人。


2.引體向上可以充分鍛鍊「背 核心」

伏地挺身 屬於「推力肌群」,主要鍛鍊的是胸肌、三頭肌和肩部前束,雖然也能讓上半身變得強壯,但在背部肌肉的鍛鍊上就略顯不足了。

引體向上 是一個經典的「拉力動作」,可以充分鍛鍊背闊肌(決定你肩膀寬不寬、背部厚不厚)、斜方肌中下束(改善圓肩駝背)、肱二頭肌、握力與前臂力量、核心穩定性(懸吊時身體不能亂晃)。

想要打造好看的倒三角身材,改善體態形象,增長上肢力量,那麼引體向上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動作。


3.引體向上能刺激激素分泌

復合型、多關節、大肌群參與的動作(如引體向上、深蹲、硬拉)更能 激活全身激素反應,促進肌肉合成與代謝提升。

而引體向上屬於 全身協調發力 大肌群參與的復合動作,相比於伏地挺身訓練,引體向上對 睪酮生長激素的刺激更強,有利於增肌、減脂與精力提升。


4.引體向上可以提升身體的功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用到上肢的拉拽動作,比如搬重物、爬梯子等。引體向上所鍛鍊的肌肉和動作模式,與這些日常動作高度相似,能讓你在生活中更加得心應手。

而伏地挺身雖然也能提升一定的上肢力量,但在功能性方面就沒有引體向上那麼突出了。


那麼,引體向上跟伏地挺身,你更愛哪個動作呢?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松完成多個引體向上,如果你一個引體向上都完成不了,建議從伏地挺身開始訓練。

伏地挺身是非常好的入門訓練動作,適合剛開始健身、力量基礎較弱的人群。伏地挺身不需要去健身房鍛鍊,在家就能隨時練,方便高效。

建議:初學者可以先練(跪姿)伏地挺身,再慢慢提升訓練強度,進行下斜伏地挺身、寬距伏地挺身、窄距伏地挺身,可以進一步提升肌肉量

隨著上肢力量的提升,再逐步過渡到引體向上,嘗試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可以提升拉力能力,平衡推拉肌群發展。


如果你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建議先從這幾個動作開始:

方法 1:彈力帶輔助引體向上

在單槓上掛一條彈力帶,腳踩上去借力,減輕體重負擔,可以降低訓練難度,每組做 4~6 次,進行4組,有助於建立背部力量。

方法 2:反向劃船

降低單槓的高度,大概在胸部的位置,身體位於單杆下放,保持直線狀態,跟地面保持45-60度夾角,進行低位引體向上訓練。每組做 4~6 次,進行4組,提升拉力耐力。

方法 3:懸掛引體

進行直臂懸掛引體跟曲肘懸掛引體,不但可以感受背肌的受力,還可以提升握力,慢慢找到練背的感覺,為標准引體向上訓練打造力量基礎。

#11月·每日幸運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