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5個減肥冷知識,讓身材持續變瘦

學會這5個減肥冷知識,讓身材持續變瘦:

冷知識1、餓瘦的人,不如運動瘦的人

餓瘦的人,前期掉秤速度快,但是肌肉會跟著脂肪一起流失,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基礎代謝值會下降,到了後期食慾會變得旺盛,容易暴飲暴食,體重更容易反彈。

運動瘦的人,前期掉秤速度慢,不容易堅持下來,很容易中途放棄,但是運動可以保留住肌肉,還能提升健康指數,到了後期運動會越來越輕松,即使體重變化慢,體型卻越來越緊致,也不容易反彈。

冷知識2、適當吃主食,瘦得更快

有的人為了減肥選擇不吃主食,這樣可以快速掉秤,但是減掉的大部分是水分跟肌肉,而不是脂肪,基礎代謝值反而會降低,身材也更容易反彈。

而減肥期間,適量吃主食的人可以給身體補充碳水化合物,可以減少肌肉流失,身體可以保持代謝動力,避免出現低血糖、乏力、脾氣暴躁等問題。

科學的建議是每餐吃一拳頭分量的主食,以雜糧飯、燕麥、全麥麵包、薯類等低GI值的全穀物粗糧為主,可以給身體提供代謝動力,健康的瘦下來。

冷知識3、吃夠蛋白質,可以讓你「吃得更少」

減肥期間,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不要一味的吃素。蛋白質食物(如雞胸肉、魚蝦、蛋類、豆製品)的飽腹感極強,可以更好的穩定食慾,減少暴食沖動,讓你吃得更少。

蛋白質屬於大分子食物,身體消化蛋白質需要更多能量(食物熱效應高,達到了20%-30%),也就是說每吃 100g 蛋白質,身體可能額外消耗 20~30 大卡去消化它

適量補充蛋白質(每餐一掌心的分量,以清蒸水煮的方式為主),可以保護肌肉不被分解,讓你瘦下來後線條更好,而不是「瘦得松松垮垮」。


冷知識4、壓力越大,越容易發胖

壓力大時,身體分泌皮質醇(壓力激素),會讓你增加食慾。很多人壓力大的時候就更想吃甜的、油炸的加工食物,脂肪也更容易堆積脂肪。

減肥期間,我們要學會及時釋放壓力,避免負面情緒的積累,遇上煩惱、壓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去運動、唱歌或者找朋友傾訴,而不是通過美食來減壓。

冷知識5、少吃一點,胃容量會慢慢變小

為什麼說肥胖是吃出來的?我們的胃是有彈性的,未進食狀態如同一個干癟的氣球,吃飽飯後就像一個充了氣的氣球。

當你總是吃得太快,吃得太飽,胃容量會如同氣球一樣逐漸膨脹,無法有效回縮,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感到飽腹。長此以往,你的進食量也會增長,身材就會逐漸發胖。

而學會細嚼慢咽,飯吃八分飽,並且享受下午跟睡前的飢餓感,不要吃零食跟宵夜,可以慢慢縮小胃容量,還能逐漸提升飢餓素、胰島素敏感度,進食量也會得到有效控制,身材也會逐漸瘦下來。

#10月·每日幸運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