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現代人打造好身材,強身健體、抗衰老的一種有效方式,那麼,健身,是越努力越好嗎?小編要告訴你:健身需要適度,普通人,請不要拚命健身。
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並不是專業運動員,沒有競技要求,而普通人身體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過度健身身體會吃不消,導致健身變傷身。
1、過度健身,會提升受傷風險。對於普通人來說,拚命健身往往意味著過度訓練,長時間健身會導致注意力下降,力量下降,很可能導致肌肉拉傷、關節磨損等問題。
據統計,在非專業健身人群中,因過度訓練導致運動損傷的比例高達 30%。而過度的有氧運動,如長時間的跑步、游泳等,也可能引發膝蓋、腳踝等關節的慢性損傷。
2、過度健身,會傷害免疫系統。適當的健身可以強身健體,提升免疫力。而當你過度訓練,身體處於透支狀態時,免疫系統的功能會下降,使人更容易生病。
當你發現健身後免疫力下降了,身體變得虛弱了,經常感到疲憊,很可能意味著你過度健身了,需要適當的休息一下。
3、拚命健身反而會縮短壽命。研究發現,適當健身可以抵抗衰老速度,有效延年益壽,而過度健身只會加速身體老化速度。
研究發現,一周安排150分鍾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鍾高強度訓練,就能達到強身健體、改善身材、延年益壽的目的。如果你是每天健身,那麼一天只需要22分鍾就能達到鍛鍊效果了。
4、拚命健身會帶來心理壓力。你可能會定製過大的健身目標,有比較大的預期,而當你達不到健身預期後,就會產生失望心理。
你還容易跟別人比較,希望自己能夠比別人更快練出好身材,進而更加拚命鍛鍊,這意味著你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健身上。
而過度訓練導致肌肉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反而會降低健身效率,影響身材的發展。最後,你也會因為無法完成定期的這些目標,就會產生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
因此,普通人真的沒必要拚命健身。
我們應該控制健身的時長、強度,去享受健身帶來的樂趣和益處,這樣才能在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普通人應該怎麼健身?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健身只是生活中的一件事,而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為了健身而花費大量時間,一周保持3-5次健身鍛鍊,每次30-60分鍾就可以了。
健身不要盲目瞎練,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和強度,才能堅持受傷幾率,在健身路上走得更遠。
健身增肌的人,不要追求大負重、高強度訓練,而要從低負荷的訓練開始,學習動作的標准軌跡,並且合理分配肌群訓練,才能讓肌肉更加高效生長。
健身減脂的人,不要過量進行有氧運動,每次不超過一小時,才能避免燃脂的同時出現肌肉流失問題。適當的加入力量訓練可以讓你做到減脂不減肌,瘦下來後打造更好的身材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