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要多進行健身?

「為什麼年紀越大,越要多進行健身?」

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自然衰退,而多健身,尤其是加強力量訓練,是延緩衰老、維持健康、提升生活質量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原因1、阻止肌肉流失

我們 從30歲開始,每10年流失約3%~8%的肌肉量,50歲後加速,肌肉流失意味著基礎代謝下降 ,身材更容易發胖。

而定期進行力量訓練可以對抗肌肉流失,通過深蹲、伏地挺身、臀推、臥推、硬拉等復合動作,,可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長,讓身體維持較高的基礎代謝,讓你不容易發胖,保持緊實的身材線條、年輕體態。

原因2. 保持骨密度,讓行走更靈活

隨著年紀的增長,骨密度會下降,骨骼會變得鬆脆,骨質疏鬆骨折風險風險大幅上升,中老年人也容易出現跌倒、行動受限等問題。

而加強無氧運動,比如進行負重訓練、跳躍、阻力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有效提升骨密度,協調性和平衡感,大大降低老年人摔倒和受傷的風險,讓你老了雙腿矯健,行動自然,有效抵抗衰老進度。

原因3. 強化心肺功能,保持年輕的身體機能

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肺功能會逐漸退化,身體的攝氧能量、心髒泵血力度會逐年下降。而定期進行健身鍛鍊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提升肺活量跟心肌力量,讓身體更加高效的運輸營養跟氧氣

堅持健身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爬樓梯不容易氣喘了,運動可以堅持更久時間了,這都是心肺功能提升的有效變形。

原因4. 降低慢性病風險

隨著年紀的增長,很多人容易出現一些代謝疾病跟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等,這往往與「久坐少動」「代謝下降」密切相關。

而一周累計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鍾以上的人,可以激活身體肌群,改善久坐勞損疾病,還能改善肥胖問題,大幅度降低慢性疾病跟代謝疾病,有效提升健康指數。

原因5. 改善情緒,提升睡眠質量

現代人壓力比較大,容易出現心理疾病,比如焦慮、抑鬱等問題,晚上睡眠質量也好變差,容易失眠、多夢,影響白天精神狀態。

而堅持健身鍛鍊可以有效釋放壓力,有效降低皮質醇水平 ,緩解負面情緒,還能放鬆身心,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讓你保持積極的心態。

保持運動鍛鍊習慣的人,還能更好的調節生物鍾,晚上促進褪黑素分泌,有效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質量,讓你白天更有精神,人也會顯得更年輕。

那麼,不同年齡段的的人,應該如何健身?

20~30歲的人,體能耐力比較好,可以進行一些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比如一周安排3-4次慢跑、打球、游泳、HIIT訓練或者健身操,結合力量訓練(一周2次左右),可以更好的增肌塑形,改善體型。

30~45歲的人,則要注重維持肌肉量,抵禦衰老速度,要進行身材管理,建議一周安排75分鍾力量訓練(防流失) 75分鍾有氧運動(控脂肪),可以分為2-5次完成,選擇自己能夠駕馭的運動進行鍛鍊即可。

45~55歲的人,容易出現一些健康疾病,我們應該從中低強度的運動開始,比如:一周安排3-4次力量訓練 ,結合一些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游泳/騎行,可以保護關節和骨骼,提升健康指數,改善健康疾病,有助於延長壽命。

最後:

你要知道一點:「你如何對待身體,身體就如何回饋你」。堅持健身,是對自己最好的「抗衰保險」和「長壽投資」。

記住: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健身,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從現在開始健身,幾個月後,幾年後的自己,會感謝現在揮汗如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