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舉重冠軍被業余格鬥選手KO,肌肉真的有死活之分嗎?

健自己的身,

讓庸人說去吧。

「健身房吃粉練出來的,都是死肌肉,看著嚇人其實沒啥實用性。」

每次看到類似的的言論,你是不是都有把說這話的人拎出去暴打一頓的沖動。

然而想想隨著自己肌肉維度的增大,靈活性的確是下降了的情況,是不是也有點不敢肯定,難道肌肉還真的有死、活之分嗎?

先看完下面這個舊聞,健君就給大家嚴肅地討論一下。

舉重三項全能世界冠軍Andrey Drachev

俄羅斯的Andrey Drachev曾是位舉重三項全能世界冠軍,退役後也保持著自己健身的習慣。

去年的8月20號,他在咖啡館與業余MMA綜合格鬥運動員Anar Ziranov起了爭執。

原因是Anar表示MMA格鬥最強,而Andrey認為在健身房練力量更讓人強大。

業余MMA綜合格鬥運動員Anar Ziranov

兩個戰斗民族的壯漢

誰都說服不了誰

於是直接開干

用實際行動分個高下

路人視角

過程就像動圖里那樣

小個子的綜合格鬥運動員

一個轉身後擺腿

撂倒了大個子的舉重運動員

監控視角

接著趁對方剛起身時

又是一記高掃

隨後壓上連續重拳

監控視角

不久舉重冠軍就被打至昏迷

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據悉死亡原因是腦部受到重創

Andrey搶救無效身亡

這個新聞曾一度被鍵盤俠們當做,健身房練的都是死肌肉最好的證明。

Anar被通緝

對此健君只想表示,打架是不對的,隨便跟一個經過格鬥訓練的人打架更是不理智的。

就算你天天舉鐵,鍛鍊的也只是力量,玩游戲的都知道,只加屬性點不學技能,對線靠平A能打過誰啊……

這個案例,只能證明綜合格鬥運動員的攻擊力很強,不能證明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男很差,這種情況大部分人都頂不住的。

如果有人因此覺得,健身鍛鍊出來的肌肉只是好看沒有實用性,甚至引申到肌肉男爆發力差跑不快、有氧耐力差跑不久、敏捷性差躲不及,那隻能說是不講道理。

這就好比你非要劉翔去跟姚明打籃球,打不過你就說人家跨欄再厲害有什麼用一樣。

回到「死肌肉、活肌肉」的話題,說實話在權威的運動解剖和生理學上,是根本找不到這兩個概念的。

但是,這樣的說法倒也不是無中生有,因為人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健美訓練之後,爆發力和敏捷度下降,是確有其事的。

不過呢,肌肉爆發力下降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說某塊肌肉的收縮速度變慢,而是在於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下降

根據肌肉在同一動作中的不同作用可把它們分為原動肌、對抗肌、固定肌和中和肌。

原動肌:以主動收縮直接完成動作的肌肉,比如拳擊手出直拳的肱三頭肌。

對抗肌:與原動肌作用相反的肌肉,直拳時與肱三頭肌起相反作用的肱二頭肌。

固定肌:將原動肌定點骨加以固定的肌肉,直拳動作中的三角肌、胸大肌等。

中和肌:當原動肌對定點骨有兩種以上的功能時,為了有效發揮其中一種功能,需藉助其他肌肉抑制另外的功能。這里的其他肌肉就叫中和肌,起著抵消(中和)某種功能的作用。

在完成一個動作時,不同的肌肉之間既有分工,又有協作,離開或缺乏這種協作關系,動作將難以完成或者極不協調。

在大多數體育訓練中,比如田徑,游泳,體操,自由搏擊,往往都是充分發揮全身的力量來完成動作,尤其是核心力量,這本身就是在鍛鍊肌肉協調性。

然而對於健身來說,為了盡可能達到最佳的效果,我們通常使用孤立訓練,刺激局部肌肉,使肌肉充分疲勞。強調不借力完成動作,盡全力使一塊肌肉的收縮完成動作。

這樣勢必會導致肌肉之間的協調性下降,使得運動時的阻力增加。

這種結果的外在表現,就是爆發力和敏捷性下降,也就是鍵盤俠們常噴的死肌肉吧。

雖然人人都希望通過鍛鍊,使自己更高更快更強的同時,身材更加完美,但這世界怎麼可能有這麼好的事呢……

你看體育界,有哪一個人既是健身模特,又是力量舉冠軍,長跑還能第一?

力量、身材、爆發力和有氧耐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幾個不同維度的身體素質,想要面面俱到的話,怕是只有「開掛」了。

所以,有些人,當你們噴出「死肌肉」這三個字的時候,最好先了解一下別人練的到底是什麼,不然挨打了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無知。

對於健身愛好者,如果不已健美為目標,想讓自己的身體素質發展更均衡,非要找一個折中解決方法的話,可以嘗試Crossfit訓練。

或者進行快速循環訓練,選擇數種大強度動作,如臥推+深蹲+弓箭步+彎舉+引體向上,重量保持在20RM左右,以最快的速度和盡量專注鍛鍊肌群的方式去完成。

一輪為一組,每次訓練3-5組,可根據用時長短來判斷自己是否有提高。

清楚自己的目標,選擇合適的方法,健自己的身,讓庸人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