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3個飲食細節,如果不注意,就會越減越肥!你注意到了嗎?

明明每天都有按照套路減肥,但脂肪就是紋絲不動,難道自己就是傳說中的「天選胖子」?

減妞掐指一算,你肯定是沒有處理好減肥時的細節,這才是你始終減肥不成功的根本原因,中招的趕緊改吧。

1.將口渴誤解為飢餓

什麼情況下,人體會感到餓?一種情況是,肚子裡沒東西了,另外一種情況是,血糖濃度比較低的時候。因為人體之所以產生餓的感覺,其實是來自兩個地方:胃腸神經和下丘腦。

考慮到胃排空的時間,每隔4-6小時,人體就會餓一次,也就是你的肚子裡沒東西了,這種情況下,胃腸神經就會催促你趕緊吃東西。

而當身體血糖濃度下降一定程度時,你也會感到餓。這時候的「餓」,來自於下丘腦神經反饋給大腦的飢餓信號。

綜上,如果你不屬於以上兩種情況,那很有可能就是「假飢餓」。比較典型的「假飢餓」,是將口渴誤解為飢餓,因為體內缺失會讓人有能量不足的感覺。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被「假飢餓」引導,大吃特吃起來,結果可想而知。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是假飢餓?教你一個方法:當你感到餓的時候,先喝水,如果5-10分鍾後沒有了飢餓感,那你根本不是真的餓。

二、搞錯了吃飯順序

可能你覺得,不管什麼食物,吃到肚子裡就是攪和到一起,和吃飯順序還有關系嗎?如果你沒注意到這個細節,很可能也會變胖。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肚子就像一個教室,然而教室里的座位是有限的(假如只有1個),那麼張三來了,李四肯定坐不了了。

同樣的道理,在一項關於吃飯順序對肥胖影響的測試中,受試者一共16人,給他們准備了3份熱量相同的膳食,只不過有的被要求先吃蔬菜,有的先吃雞肉,有的是先吃米飯。

在3小時內監測血糖、胰島素和飽腹指數,結果發現:先吃米飯的這一組,血糖反應最高,胰島素波動大。相比之下,先吃蔬菜,再吃肉,最後吃米飯的一組,血糖和胰島素波動較小。

結論是:先吃青菜,再吃肉,最後吃米飯的這種進餐順序可以延緩胃排空,餐後更不易飢餓。之所以如此,原理很簡單,蔬菜熱量低且有助於控制食慾,放在前面吃,就可以減少原來進入體內的脂肪類食物。

3.少食多餐≠多食多餐

作為一種控制飲食的方式,少食多餐指的是,在控制總熱量攝入的基礎上,將一日三餐分開成五六餐,也就是在正餐外,適當加餐,就可以起到減肥的目的?

確實如此。以減妞個人舉例,可能早上9點剛吃過早餐,午餐前(11點左右)就會餓。下午也會餓一次,時間大概在差不多5點。但如果忍住不吃東西,往往午餐和晚餐就會因為過度飢餓而出現暴飲暴食的情況。

從這個角度講,少食多餐的好處在於,因為雖然正餐減少了食量,適當加餐後,你會一直處於比較飽的狀態,也就可以達到控制飲食的目的,還可以將代謝維持在高水平。

所以既然如此,你怎麼還胖了呢?在大多數人的少食多餐方案里,其實都沒有控制住熱量。以為自己少食多餐,其實每餐吃得都不少。熱量攝入超標,必然導致變胖。

建議:合理的加餐時間,上午11點左右和下午5點左右較合適。關鍵是控制加餐熱量,正餐外的加餐,不建議超過200大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