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那些又寬又厚的肩,哪一個不是在用這些訓練技巧?

比例是一個很懸的東西,它影響著我們的觀感,也影響我們訓練的方式。在照鏡子的時候,你會在一個自己的比例是否足夠好?

有些小夥伴,會把均衡而發達的三角肌當作自己的理想目標,肩部訓練就是他們的第一訓練順位。把訓練集中於寬度、飽和度、比例和訓練美學,讓我們看看如何訓練達到夢寐以求的圍度?

肩膀訓練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個人基因結構,如果你的鎖骨長而寬,那麼你需要採取更復雜的訓練。如果你有一個良好的訓練體系,你應該清楚,身體每個部位的負重參數,動作選擇和訓練技巧方面,而這些都是獨特的。

對於許多人來說,在每組6到10次的范圍內進行力量訓練是最理想的訓練。為了建立一個強大的基礎,這是一個理想的訓練。

但是如果你的身體結構不允許這樣做呢?比如,過頭推舉會使很多人感到難以完成。不良的姿勢,關節沒有充分保護,和可怕的姿勢意味著許多人需要重新考慮如何訓練他們的肩膀。

肩部訓練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哪幾個點呢?

1. 訓練量。肩部訓練比較適合用高次數的方式來練。

2. 多角度。肩部有許多不同的頭,必須通過各個角度與足夠的訓練量來刺激到每個頭。唯一例外的是三角肌前束,因為前束已經在推的動作中獲得了一定的刺激,所以訓練量可以相應的降低。

3. 肩關節靈活性不足,過頭推舉的動作適當減少訓練。偶爾練半程的過頭動作,但是這只是周期性的訓練而已。通過半程推舉,肩部可以保持正常態勢生長,同時也可以著重刺激到想要刺激到的肌肉。如果要練全程推舉,那麼角度可能要稍微調整一下。

從所有角度刺激三角肌是正確的。你只需要看看肩關節,檢查可以運動到的所有的角度和運動平面,你可以了解這一點。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刺激肩膀,各種角度、訓練量和范圍都是有意義的。

肩部訓練最常碰到的3個問題

1. 過頭推舉和肩部活動范圍?

大約90度後,三角肌主要是做等距運動,因為肩胛骨允許肱骨在頭部上方移動。如果想要刺激三角肌,以90度的角度來訓練,因為肱三頭肌和上斜方肌是主要的運動肌肉。

這就是為什麼過頭推舉是一個非常理想的上肢動作,但對於想提高針對特定的三角肌訓練,過頭推舉不一定是最好的。另外,如果你的肩關節運動范圍很小,會因為斜方肌而無法刺激到三角肌。這可能導致肩膀損傷和肌肉不平衡。

2. 孤立刺激不同的肌肉?

要想刺激到三角肌的每個頭,需要學習如何孤立刺激。肩膀更復雜,因為運動的范圍、身體的角度、肱骨和肩胛骨的位置都決定了到底刺激到的是什麼頭。

這就是為什麼三角肌訓練可以非常個性化,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自己的解剖學和肌肉結構,以刺激到更多的肌肉。

3. 不練三角肌後束?

三角肌後束是總是被遺忘,但是如果沒有它們,肩膀就不夠飽滿。因為對身體結構不夠了解,不少小夥伴常把反向飛鳥練到肩胛內收肌(尤其是菱形肌)。

像身體的任何部位一樣,最薄弱的部位應該優先訓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三角肌後束就是弱點,因此需要優先考慮後束的訓練。

總結

選出最喜歡的肩部動作都很難,練出一個標準的站姿側平舉就很難。

練側平舉的時候,把啞鈴舉到85度的角度,然後降到一半的位置。以3秒離心收縮,1秒向心收縮,1秒頂峰收縮的節奏來練,拇指和啞鈴一端處於略微向下的位置,持續地收縮三角肌。

在進一步完善側平舉的時候,你一定聽別人說過這個動作就像把水壺里的水倒出來的說法。更重要的是,手腕不僅僅需要向下。肱骨還需要內部旋轉,同時小指位於更高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刺激到三角肌中束和後束。

增強肌肉力量

優先考慮三角肌後束的訓練。三角肌後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因為很多小夥伴會忽略三角肌後束,發達的三角肌能讓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所以,在下一次肩部訓練中加入大量的三角肌後束動作。

對於三角肌來說,我更加傾向於用巨人組來練。在肌肉收縮的情況下用多個角度來刺激三角肌,既能保持肩部的健康發展,也能帶來非常顯著的增肌效果。

關注身體的不同部位,注重收縮和肌肉泵感。

接下來是一個巨人組肩部訓練,難度是不同的。

第一階段

每個動作練20次,完成3輪:

  • 大重量啞鈴俯臥半程反向飛鳥
  • 俯臥啞鈴反向飛鳥(肩膀抵住平板凳,把啞鈴舉到60度的角度然後手掌向下旋轉)
  • 彈力帶水平外展
  • 站姿側平舉(一開始,啞鈴位於大腿兩側,半個腳掌的位置,舉到略低於90度的角度然後內旋)
  • 槓鈴片前平舉
  • 彈力帶水平外展(最小的彈力帶)

注意:以2秒向心,2秒離心的節奏來練,組間休息2分鍾,練三輪。

第二階段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啞鈴坐姿推舉 3 8

注意:節奏為4秒離心,1秒向心,組間休息40秒。如果想要增加訓練難度,可以在最後一組增加遞減組。

第三階段

訓練動作 組數 次數

固定器械半程推舉 2 25

一個理想有效的肩部訓練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創造力、思考和疼痛耐受力。每次安排訓練的時候,你必須結合自己的身體結構來調整訓練,不然哪來最大限度的進步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