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為什麼要先練大肌群?正所謂,新手練腹,高手練胸,大神練腿

文/七月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受到健身文化的影響後,思想觀念已經不再只局限於,依靠父母的基因或者成長過程中所攝取的營養,讓身體「自由生長」,無論高矮胖瘦,我們只相信是天生的。

但科學證明,適當地進行一些「人工干預」,無論是對身體成長還是每個人的外形,都是有所幫助的。就拿身高來說,如果從小有運動的習慣,跑步、打籃球等,是可以促進身高增長和身體發育的。

而成年之後去健身,不僅可以為身體增加肌肉含量,提升自身代謝能力,讓我們的身體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衰老得慢一點,還能為女孩子減脂塑形,讓男孩子擁有發達健碩的肌肉。

大多數健身小白,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總會把腹部作為最先鍛鍊的目標,因為在他們看來,練腹能讓自己擁有迷人的腹肌或者馬甲線,而這些似乎是一個男生或女生,最容易被人夸贊的地方。

畢竟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羨慕,哇,看誰誰誰的腹肌,可從沒聽過,看誰誰誰發達的雙腿。但健身也是分等級和階段的,新手會認為練腹肌是當務之急,這也是大多數在初期接觸健身的人,普遍所認為的。

但有了一些經驗的健身達人們,會建議新手,最好是先練大肌群,再練小肌群。那麼人體中有哪些是屬於大肌群或小肌群呢?據資料記載,人體的肌肉分布廣泛,全身大概有600多塊肌肉,占到自身體重的45%左右,較大的肌肉重量大約有2千克左右,而較小的肌肉,只有幾克重。

肌肉對身體起到的作用,是能在日常的活動中,輔助身體收縮、牽引、旋轉、平衡、穩定以及保護關節,減少運動時的摩擦和損傷。同時,一個人的肌肉含量越豐富,代謝也就越旺盛,身體會更健康,尤其是對大家最看重的身材而言,肌肉越多,越不易堆積脂肪,還能幫助身體,在即使沒有運動的情況下,持續的消耗多餘的熱量。

我們身體中的主要肌群有7個,分別為胸部、背部、臀腿部、肩部、腹部,以及手臂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其中胸部、背部和臀腿部是比較大的肌群,其餘的都屬於小肌群。

有專業人士建議初學者最好是先練大肌群,差不多三個月後,胸部、背部和臀腿的肌肉力量就會得到提升,這時候再穿插小肌肉群的訓練,就會事半功倍,因為這些大肌肉群會帶動小肌肉的生長。

為什麼要先練大肌群?

比如,在進行胸肌的訓練時,一般會選擇伏地挺身或者臥推等動作,而這些動作雖然是專門針對胸部的訓練,但同時也能練到手臂的肌肉,也就是說,看起來我們是在練胸肌,但不知不覺間也練了肱二或肱三,但如果在健身初期,是先鍛鍊小肌肉群,就會讓增肌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徒勞無功。

說到大肌肉群的鍛鍊,就不得不提力量訓練「三大項」的,深蹲、硬拉以及臥推,這三個堪稱健身界「黃金組合」的訓練,可以充分的刺激到人體的大肌肉群,在鍛鍊的同時,帶動其他小肌肉生長,以及力量的提升。

人體是由肌肉、骨骼、水分等組成,是一個整體,全身的關節都是緊密相連的,在日常的活動中,身體中的每一個關節都不會是單獨行動的,而作為人體中最大的肌群,胸部、背部和腿部是每天都在使用,它們的力量應該是最強大的。

就像人類在進化的這幾十萬年間,最開始想要獲得食物,就必須要「捕獵」、勞作,而那個時候的生存環境,除了艱苦還很危險,各種飛禽猛獸,如果人類不夠強大,就會從「獵人」淪為「獵物」,而想要保護自己,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求生存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肌肉力量和體能。

可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水平的發達,我們再也不需要靠「野蠻粗暴」的方式去獲取食物,只要動動手指,外賣就會送到家門口,在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也不需要出賣體力,坐在空調房裡就能運籌帷幄,而那些原本屬於身體的本能,有強大力量的肌肉,到了這樣的環境,毫無用武之地,我們甚至忘了這些肌肉該怎樣正確發力。

這就導致肌肉力量越來越弱,生活中一些錯誤的發力方式還會引起肌力不平衡,出現肌肉形狀不對稱的現象,從而影響體態的健康與美觀。

說了這麼多,目的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的身體與生俱來就有「運動」的天賦,這是功能也是本能,不應該被荒廢,在健身盛行的年頭,每個人都應該運動起來,去練肌肉。

建議先練胸部、背部和腿部,等適應一段時間後,穿插小肌肉群一起訓練,每周2~3次即可,通過對肌肉的刺激,讓它們得到生長,讓每一塊肌肉都能正確發力,更好地協調身體的活動,在提升力量的同時,改善體態,塑造好身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