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無卵用的健身行為,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希望你不要再犯了:
行為1、不熱身不拉伸
有的人忽略了熱身,直接上大重量,或者練完立刻離開,不做任何拉伸放鬆。而這樣的健身方式問題是很大的。健身不熱身,關節靈活度不夠,健身的過程中就容易受傷,尤其關節、肌肉拉傷;
健身後不拉伸放鬆目標肌群,會導致乳酸堆積、肌肉僵硬、恢復速度也會變慢,會影響下一次的鍛鍊。
想要提升健身效率,那麼一定不要忽略熱身跟放鬆。健身前花5-10分鍾進行熱身活動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更快找到健身的狀態。健身後花5分鍾時間進行靜態拉伸,可以放鬆目標肌群,促進肌肉的修復,緩解酸疼感。
行為2、每天鍛鍊同一肌群
有些人認為每天練胸、每天練腹,可以快速練出飽滿胸肌、六塊腹肌,而這樣的行為會讓肌肉處於受傷狀態,無法修復就開啟了第二輪訓練,這樣相當於是過度訓練,不利於肌肉的生長跟修復。
你要知道,肌肉是在休息時生長和修復的,不是在訓練時,身體的大肌群每次訓練後要休息72小時,小肌群也要休息48小時,比如:練胸後要休息3天時間,腹肌訓練後移休息2天時間,才能開啟下一輪訓練,勞逸結合才能提升增肌效率。
行為3、健身毫無計劃,跟著感覺走
不少人健身沒有具體的計劃,去健身房總是「看心情練」,可能今天跑步,明天做做啞鈴訓練,毫無章法,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取得了進步,容易事倍功半,也很容易喪失健身的動力,不利於收獲好身材。
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定製一個系統的健身計劃,比如:先安排力量訓練,再安排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的時候要合理分配肌群訓練。
每次健身時間控制在40-90分鍾左右,學習動作的標准軌跡,並且保持充分的休息,做到勞逸結合,每周對比身材的變化,你會發現健身效率翻倍了。
行為4、熬夜後早起健身
有的人為了保持自律打卡,即使熬夜後也會早早起床晨跑或者擼鐵訓練,然而,睡眠不足、熬夜後身體處於疲勞、注意力渙散、反應遲鈍的狀態,這個時候健身不僅會影響正常水平,還容易到時受傷。
不僅如此,熬夜後的人,皮質醇(壓力激素)水平升高,心率可能偏高,免疫功能下降。此時進行晨跑、舉鐵等有氧/無氧訓練,等於在身體脆弱狀態下進一步加壓。
睡眠時長大於訓練計劃,一個人每天要保證7-8個小時的睡眠,保證第二天精神狀態跟體能力量,才能安排健身。
如果你是嚴重熬夜,一天只睡不到6個小時,那麼建議你補覺,而不是強迫自己進行健身,不要跟身體「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