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動起來

趁冬天就該大一圈!怎樣練才能激發你的增肌潛能?

你試過給自己哪些不去練的藉口?

不想去訓練了!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今天就讓你知道!不是每天都跑健身房就是增肌的節奏,在冬天這個增肌期,什麼樣的練法才算是更好呢?

血液在肌肉中流動、「撕裂」,這樣的感覺非常美妙,但我們都知道,蛋白質合成才是肌肉增長的關鍵。合理的訓練安排,竟然也是「偷懶」的藉口,而小編帶你解開謎底,讓你激發增肌潛能!

蛋白質合成,特別是涉及到增肌,對愛好者都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蛋白質的合成明確告訴我們,如果想以最佳速度增肌,那麼應該多久進行一次訓練。

研究表明,訓練一個身體部位時,蛋白質合成的活性通常不會超過48小時,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增長,之後又會回到基準線水平。

從實際角度出發,這意味著什麼?單獨肌肉在蛋白質合成的窗口期的運動過程中「生長」,所以如果想要分化訓練,需要兩天進行修復,並每周放鬆5天,雖然這樣可以增肌,但不一定導致肌肉的最佳生長。

消耗肌肉,使肌肉長期處於酸痛狀態,但並不會延長蛋白質合成的窗口期,這種越痛越增長的觀點是錯誤的,在沒有明顯肌肉酸痛的情況下,肌肉也會生長。

研究觀察兩個不同的實驗組:一組是電擊刺激肌肉,第二組肌肉收縮。兩組的人員的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值相同,這表明肌肉酸痛是由細胞外機制炎症造成的,它是連接肌肉纖維的結締組織

延遲性肌肉酸痛並不是肌肉組織損傷再超量恢復的唯一指標,而是結締組織炎症引起的疼痛,因此,長期酸痛的訓練是有問題的。為了增肌,更多的肌肉蛋白質合成,並確保超過肌肉蛋白分解的水平,盡可能保持高水平的肌肉蛋白合成是有意義的。

蛋白質合成和最佳訓練頻率

肌肉有延遲性肌肉酸痛,並不一定是肌肉蛋白質合成的標志,就算深蹲後經歷了8天的頭昏腦漲和肌肉酸痛,但股四頭肌的蛋白質合成只持續了48小時。

我們應該如何訓練以獲得最佳肌肉生長呢?答案是:提高訓練頻率。

與其以無休止的訓練量,每天都進行訓練,不如每周訓練次數減少,每次訓練量減少,通過針對特定肌肉群進行訓練,這樣可以讓肌群更大程度地蛋白質合成,收益也更大。因此,可以更好地進行全身訓練或是上下半身做分化訓練。

普通的分化訓練如何獲得最佳益處?

很多小夥伴通過分化訓練獲得高質量的肌肉收益,但我們這里的重點並非是告訴你在分化訓練是有效的,這是有效的。但問題是:這些益處是最佳的麼?一般不是。如果每個肌群每周最多隻有48小時的蛋白質合成,仍然可以繼續優化,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小夥伴A進行分化訓練,小夥伴B進行全身訓練或者是上半身或下半身分化訓練。假設其他情況是一樣的:包括飲食,補劑和休息等。

前三年的訓練,小夥伴A增加的情況:

第一年——6公斤

第二年——3公斤

第三年——1.5公斤

三年共:10.5公斤

小夥伴B,肌肉也增加了,而且更多:

第一年——7公斤

第二年——3.5公斤

第三年——1.8公斤

三年共:12.3公斤

小夥伴A的狀態似乎是讓人驚訝的,似乎是最佳結果,10.5公斤肌肉算是很多,並且改變了體格,但不是最優的。

而小夥伴B,每48-72小時進行一次針對統一身體部位的訓練,使蛋白質合成最大化,收獲會更加讓人驚訝。

這只是一個例子,這些例子並不是每個人所期望的,但是他們都代表了每年的增長曲線和肌肉的自然增長。

增肌增重往往每年的增益會減半,學會接受它,如果一個人一開始體重過輕,或是最初幾年的訓練中沒有經歷有效增長,情況又會有所不同。

所以,應該多長時間訓練一次?

如果你想要盡可能增肌,可以考慮嘗試進行全身的訓練,每周3次,針對每個肌肉群,可以保持較高的蛋白質合成水平,從而獲得最佳水平。

對於中級愛好者而言,當力量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進行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分化訓練,會是更好的選擇,負重過重會對關節和結締組織造成損傷,每周多休息幾天是有用的。

不要急於使用過大的重量進行全身訓練,訓練頻率是不同的,全身訓練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每天的大量消耗,而是用適當的訓練量進行身體每個部位的訓練,且更頻繁。

很多小夥伴或許沒能完成全身訓練,是因為之前的方法訓練量太大。

一開始時,強度不用太大,如果有必要,可以通過增加訓練次數來增加訓練量,大肌肉群的,建議每天每個動作3-5組,小肌肉群每周每個動作6-9組。

有些小夥伴可能不太喜歡全身訓練,或者分化訓練,但你試過這樣調節,效果可能更好!#頭條運動玩家#